
钢刷在金属上来回发出尖细的声响,乌克兰工厂的技术员低头把发动机编号磨掉。
旁边的路由器亮着立陶宛产的绿灯,他说:“进了俄罗斯网,‘火烈鸟’就能自己找路。”
上周,特朗普给普京打了两个小时的高风险电话。
外界一度以为和平峰会有戏,结果拉夫罗夫出来泼了冷水:“全乌克兰都是我们的。”
克里姆林宫的戏码又重演:谈判挂在嘴上,补兵落在手里。
2022年的“部分动员”吓出了街头抗议,他们不敢硬征,只能砸钱。
秋明的招募处挂着崭新的数字:一次性奖金36560美元。
“再加上莫斯科给的5086美元,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,”一名焊工说。
圣彼得堡更豪横,六月起把奖励提到130万卢布,三年里翻了七倍。
监狱门口也排起队,签了合同能免债、能销案,月薪和住房补贴一并承诺。
靠这套“黄金握手”,上半年俄罗斯收了21万合同兵,三月一个月超过4万。
但钱像砸进黑洞,战场的回声很冷酷。
“我只想撑到第一个月薪。”中亚移民被警察拦下后低声说。
要么参军,要么被驱逐,他在表格上颤抖地写下自己的名字。
今年四月,泽连斯基说乌军在顿涅茨克俘获了中国公民。
前后有160多人被编进俄军,多是列兵、下士,来得快,消失得更快。
“我想活着”热线10月6日曝光的文件更扎心:今年前八个月,俄军死了86744人。
平均每月过万,还有15万多人受伤,许多人活不过一个月。
然而,这些碎裂的数字,只是更巨大冰山露出水面的角。
愤怒来自一种被重复的欺骗:谈判被用作拖延,扩张被包装成“诉求”。
当拉夫罗夫把“全乌克兰都是我们的”再说一遍,规则被公开撕扯。
它也来自一台靠石油驱动的战争机器。
俄罗斯经济在萎缩,征兵奖金一年可能要花100亿美元,只能靠卖油续命。
乌克兰看准了命门,造价50万美元的FP-5巡航导弹直指能源。
不锈钢外壳里藏着巧思,3000公里的航程,1吨战斗部能挖出15米大坑。
10月19日,“火烈鸟”飞过萨马拉的夜色,炸了新古比雪夫炼油厂。
又去奥伦堡,把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处理综合体之一点成火海。
泽连斯基对特朗普说,要打透俄境纵深,必须要美制武器。
特朗普迟迟不肯给“战斧”,只说“在考虑”,担心冲突升级。
普京早放话,给“战斧”就是“严重升级”,而“战斧”确能打到2500公里。
美国手里其实还有牌,关键在敢不敢打出去。
意义在于是否让代价回到发动侵略者。
北约如果堵死绕制裁的“影子舰队”,欧洲如果不再买俄油,谈判才会有重量。
那支影子舰队由几百艘无保险的老旧油轮组成,常从波罗的海出海。
海军有能力拦,但一直没下狠手,制裁的洞像夜里的暗潮。
“后门支持”同样蚕食正义,匈牙利、斯洛伐克一边送武器一边买俄油。
特朗普曾点名批评,口头的道义若不配套经济的决心,战场就会继续。
展望并不浪漫,它是具体的清单。
乌克兰要在年底前每月造200枚导弹,对能源设施实施饱和打击。
如果美国终于放行“战斧”,北约扣住油路,欧洲关上采购之门。
普京的战争机器会发现,燃料和兵源同时见底。
和平从来不是谈来的,是让战争付不起而来。
在波罗的海的清晨,一艘锈迹斑斑的油轮停在暗水里,等待引航灯变绿。
最安全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